剛開始學佛時大部份的人都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道場,心儀的法門,讓自己的心靈有一個依靠。目前淨土宗、密宗、禪宗是在漢地較盛行的宗派,各派法門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教導人們如何達到一心,由於心能定,即能生起智慧,解脫煩惱。『佛說一切法、為治一切心。若無一切心、何說一切法』,佛法是為了對治眾生的心而產生,所以八萬四千種法門,是為了迎合各種眾生的心性而設下,其實都是方便法門。
好比佛經有故事提到:佛陀比喻佛法如同哄小孩子在哭時的糖果,小孩子在哇哇大哭時必須有權宜之計,塞一個糖果給他,令他高興就不哭了。所以所有的佛法其實都是妄法,為了對治妄心,而必須有妄法。所有的佛法都是從有相開始,比如說:要設立壇城、擺設供品、依照莊嚴的儀軌去修持,由於有一個莊嚴相給眾生去依靠,漸漸就能調伏眾生的狂心而達到一心。
在密教裡面迎合眾生心性的法門層面更廣,比如說:對於愛財的眾生、就以財神法度化,愛名的眾生、以滿願法去接引。甚至密教的羯摩法,息、增、懷、誅四種事業都是為了迎合眾生心性,而設下的方便法門。觀世音菩薩的誓願是『千處祈求千處現』,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提到:應以何身得度者,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。菩薩可現尊貴身相,也可化現卑微身份去度化眾生,這是觀世音菩薩實踐『普門三昧』的大慈悲心。
記得師尊曾經開示提過:真正的佛菩薩不會待在一個果位上,佛菩薩會依著因緣化現不同的身相去度化眾生。佛菩薩如果遇到畜生道的眾生,佛菩薩也可化成畜生形象去度化它們。觀世音菩薩為了度化大聖歡喜天,化為歡喜天喜愛的女子去取悅祂,善巧方便引導祂,令祂捨去魔道,而導向正途護持佛法。佛菩薩到最深的境界是無為而無不為,佛菩薩所作所為無不是慈悲與智慧的任運,能自處卑下與眾生和光同塵,才能真正的度化眾生。
其實選擇出家修行,也是屬於有相的方便法門,對於剛出家的修行人,方便以出家相約束自己,提醒自己勿放逸,漸漸培養自己的定力。對於自己是以相約束自己,對於眾生是以外相攝眾,畢竟大部份眾生會認為剃一個光頭,穿上僧服的形象比較像一個專業的修行人,說的話比較有說服力,實際上這還是屬於外相的修行。
在歷史上曾經記載,有些成就者在修持達到某個程度後,反而捨去出家外相,蓄髮轉成在家居士的身份。例如:蓮華生大士、畢哇巴、那洛巴都是如此,他們曾經是剃度出家的比丘,但是成就後反而捨棄了比丘相。更有趣的是禪宗二祖慧可大師,在開悟後傳法給三祖僧璨,自己反而換上俗裝,流離在花街柳巷,任何場合都可隨意去利益眾生。
成就者此舉在世俗人眼中看起來是犯戒的,只要捨去出家相便被冠上『還俗』的罪名。但是在成就者的心中,哪有聖或俗的分別,如同釋迦牟尼佛所說: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唯有佛性才是真我,以佛性的角度來說,哪有聖或俗這一回事,這種分別心純粹是凡夫的分別意識在作祟。
師尊曾經在『粒粒珍珠』書中提到,當行者還在修持『專一瑜伽、離戲瑜伽』時完全是保持守戒的形象,但是進入『一味瑜伽、無修瑜伽』時反而步入紅塵,做一般眾生同樣的俗事。此時世間人會認為這些成就者已經墮落了,是犯戒的,是不清淨的。其實成就者已開悟見道,悟了佛性、空性,知道一切外相皆是空無自性,與佛性無干涉。成就者是隨心所欲而不踰距,不是不守戒,而是不被戒所守,這是很高的一種意境。
當然修行必須先從有相法門開始,守該守的戒,盡力完成每天例行的功課,清淨自己的身口意業而達到一心。有相法門都是訓練行者如何萬念化為一念,但是更進一步的功夫是一念化為無念,無念等如虛空,這後半段的功夫已經是無相法門。師尊曾經教導:當一念不生時才能明心見性,佛性自顯,行者此時最深的體驗就只剩下淨光空性。
修行畢竟是心地上的功夫,能轉化自己的習氣,一念間生起四無量心,才是真修行。修行成就在轉識成智,轉化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識成『成所作智』,轉化第六意識成『妙觀察智』,轉化第七末那識成『平等性智』,轉化第八阿賴耶識成『大圓鏡智』,此四智統一即成『法界體性智』。
释莲密上師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[如何轉識成智]
從唯識論上的轉識成智深入細說,第六意識是“識別”. 第七意識是“根本” 也是被稱為“染凈依” 識. 第八意識是能藏。
轉識成智是先轉化第七末那識成『平等性智』体会“我空觀”和“法空觀”. 然後轉化第六意識為“妙觀察智”. 這其中的道理是什麽?因為第七意識是“根本” 才能使第七意識不再執著第八意識為“我”及“我所”. 這一點至關重要。在真正的轉化時,要在第七地(遠行地)菩薩破除各種妄想所執著的“我”,也就是在第七意識不再執著第八意識為“我”。當第八意識轉化的時候,轉化為“大圓鏡智”也會轉化前五意識為“成所作智” 這是為什麽呢?因為前五根是第八意識的“親緣性質”(根本身、感官領域、種子),前五意識的“五根”和第八意識的“相分”是相互統一的。因此,當第八意識轉化時,其相分必然也會隨之轉化。既然五根已經轉化,五意識自然會跟隨其後轉化!當成佛之際,一方面已經破除了對“我”的執著,另一方面也已經破除了對“法”的執著,這時才算得以圓滿。
所以轉化識別的次序:
(1) 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,在前後兩個剎那間轉化——發生在第七地。
(2) 第五意識和第八意識,在同一剎那間轉化——發生在佛果地。
那麽如何進行“修行”呢?就是借助“六度”法門:
首先,練習“佈施”,通過捨棄財物來度過貪欲的“我”,放下財富的執著。
其次,練習“持戒”,通過遵守戒律來度過毀犯的“我”,放下親屬的執著。
再次,練習“忍辱”,通過忍受侮辱來度過憤怒的“我”,放下傲慢的執著。
然後,練習“精進”,通過精心付出努力來度過懈怠的“我”,放下勞苦的執著。
接著,練習“禪定”,通過靜心冥想來度過心智的散亂,放下思緒的執著。
最後,練習“般若”,通過智慧的實修來度過愚癡的“我”,最終放下法相的執著。
這六個度波羅密法門,每一個層次都比前一個更具挑戰性。到達最後一個度時,即要徹底超越執著於外在相像的觀念,更加睏難。正如《金剛經》所言:“若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”還有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”前五個度波羅密,類似於“盲者”,是凡夫外道所共同修行的。而第六個度波羅密,類似於“導者”,凡夫外道沒有這個層次,小乘佛教也只修破除“我相”,而無法破除“法相”。根據這六個度波羅密,堅持不懈地修行,如果能夠達到“勤修萬行,而不著佛生”的境界,那麽學佛的道路就會得以實現。
莲花志傑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[日常生活中的轉識成智]
除了借助“六度”法門修行轉識成智, 也在慈悲喜捨上作手。
慈悲喜捨是生命是一種禮物. 慈悲喜捨是一個很好的日常生活的體驗, 改變我們對人對事對物的態度。發心的人以無所求心幫忙会生起法喜,接受的眾生内心深处有感恩的流露带来希望,並且也學習了利他人的菩提心。
在日常生活中從我們的六根(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與意根)去所面臨的一切人事物, 生起六識(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與意識)所觸的時候,有所觸就有所取捨,有取捨就有生滅、聚散、起落的引力、壓力,這是維持生命不得不有的的引力與壓力。日常生活中的轉識成智, 是学習把我们的心像一個過濾器的把佛陀的智慧去觀察世間的無常,因緣和合相, 諸法因缘生滅相, 排除執著的心,住相不執心, 生起無量慈悲喜捨的菩提心去轉識成智。
1.學習地藏王菩萨的大慈無量心.
2.學習觀世音菩萨大悲無量心.
3.學習菩賢菩萨的大行無量心.
4.學習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智無量心.
蓮緻上師